首页

女王用脚调教

时间:2025-05-28 09:08:26 作者:陕西激活人才创新 “双动力” 加速建设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浏览量:31433

  今年以来,入境游持续恢复和增长,随着144小时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旅客到访中国。而这其中,第二次或者带着家人朋友多次前往中国旅行的“回头客”,成为入境游的新增长潜力。

  政策持续利好 免签“回头客”来了

  来自波兰的戈西亚正在上海的邮轮上享受自己今年的中国之旅。

  波兰游客 戈西亚:我认为中国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无论你去哪里,无论你去中国的哪个城市,人们都是完全不同的。

  在广西阳朔,法国游客卢多维奇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一年前来中国的时候,签证还是比较麻烦的,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法国游客 卢多维奇:我儿子、女儿来中国汇合一起旅行,办签证很简单。拿着护照通关、填表、盖章就好了。

  另外一位意大利游客则希望今后能延长免签时间,中国那么大、那么美,免签的6天时间太短了。

  意大利游客 玛蒂娜:我决定要待三周,因为中国很大,即使是三周也只能领略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前7个月超1700万人次外国人来华

  记者了解到,仅广西桂林阳朔县今年1到6月就接待入境游客14.99万人次,同比增长709.69%。

  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7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9%;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同比增长182.9%。

  外国游客热衷体验“硬核”科技

  来中国旅行,除了游览大好河山、品尝各地美食、感受历史人文,还有很多令外国朋友们惊叹的新玩法、新体验。中国高速发展的智慧城市、无处不在的智能生活,也成为外国游客难以忘怀的新奇经历。

  北京八达岭长城近期开通了无人机“送外卖”服务,最快5分钟,来自山下的酸梅汤、雪糕、创可贴等商品就能送到长城上来。

  记者来到长城这天小雨淅淅沥沥,在南九城楼的一处无人机送餐点,一位外国游客正在和中国朋友尝试用“外卖”送一把雨伞。

  葡萄牙游客 何赛:我订了这把雨伞,这里的外卖真是太神奇了,他们甚至能送到这么远的地方。

  而在甘肃敦煌,最新的沉浸式科技,则让外国游客以梦幻般的方式“触碰”历史。在莫高窟和敦煌博物馆,游客可以用近乎微距的视角欣赏壁画、敲响千年前的雷公鼓甚至化身为修复石窟甬道的工匠,亲历边疆的烽火岁月。

  武汉光谷空轨等最新科技成流量担当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湖北武汉在国外社交平台的话题度异军突起。不仅是因为黄鹤楼、东湖等人文历史景点,武汉的光谷空轨、无人驾驶汽车等最新科技也成为流量担当。

  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出入境的外国旅客达8.28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5.57倍。仅7月以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入境外国旅客就达1.0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4.27%。

  涉及吃住行多方面 入境游服务持续延伸

  今年以来,各地方推出了一系列入境前后,以及酒店住宿、自驾游、门票购买等方面的服务。

  各种便利措施让外国游客可以更加“丝滑”地享受“中国行”。

  记者在首都国际机场看到,来自卢森堡的游客正在办理驾照,他们准备在北京周边自驾游。因为没有带一寸照片,这位游客需要现场拍照打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半小时就拿到了中国驾照。

  卢森堡游客:上一次来中国是在2020年 因为我们必须去大使馆办手续,所以一开始比现在困难得多,工作量更大。而这一次却非常顺利。

  经过仔细的交通规则窗口指导,这位游客和家人开启了中国的自由行之旅。今年以来,深度游、自驾游的外国旅客持续增加,首都机场也及时升级了换领临时驾照的服务。

  首都机场分局交通警察支队 周亭竹:换驾照的外国游客同比要增长了20倍。中国的临时驾驶许可,他只可以开租赁的汽车,私家车是不能开的,我们在窗口会提醒到他。

  在上海,酒店服务持续深入。部分民宿也开始向外国游客开放,一旦他们入住,民宿主可通过旅业系统自行登记住客信息,属地派出所可以上门协助登记。

  外国旅行博主“中国行”视频受欢迎

  持续开放的政策和不断优化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爱上中国。而很多旅行博主边玩边拍的中国行视频,在社交平台上也非常受欢迎。

  旅行博主佩琪和杰克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拍摄的“中国行”视频,浏览量已经超过300万次。

  英国游客 佩琪:我们开始想的是和我们的朋友一起去中国,在那里拍摄一些视频,但我们没想过这会让我们拥有这么多粉丝。

  他们告诉记者,来中国旅行的视频里,最受欢迎的是“人”。比如北京胡同里“侃侃而谈”的大爷,上海公园里热情的广场舞大妈。在中国骑行、参加中国人的婚礼、体验夜生活。在外国博主的镜头下,中国的形象立体生动、充满活力。

  英国游客 杰克:最近几个月在中国拍摄旅行视频变得非常流行 我们下一次的中国之行中,我们想去黑龙江,继续去打破人们以前对中国的印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首场发布会:答中国经济、年轻人就业等问题

玛塔的父亲是塞尔维亚知名的科学家。受其影响,玛塔也极具钻研和探索精神。这次来到长白山,就是为了了解如何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方式。

1-10月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5355.2亿元

19时30分,好戏开锣。由香港振兴京剧票房演员带来的《坐寨》和《凤还巢》率先亮相。随后,王艳、窦骞以及侯佩志带来经典剧目《昭君出塞》。演员们通过翻腾跌扑的动作以及大段念白,将这段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呈现在香港的舞台上,他们默契的表演收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关于开展2023年网络诚信建设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这五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时代性更加凸显。各高校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四川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

11月9日,西藏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举行“营区开放日”活动,并邀请了辖区内100多名师生走进营区,“零距离”体验消防,了解消防。

外交官看链博会:从“有意思”到“有意义”

她看到,许多法国人对中国的巨大变化还不了解,他们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所以她经常与她的法国朋友分享自己的中国经历,向法国人讲述真实的中国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